未分類

淺談 NFT 行銷 社群運營中的兩種門檻設計

  淺談 NFT 行銷 社群運營中的兩種門檻設計

Anywhere
近來又引來一波爆炸性增長,全球 NFT 熱潮興行,大大小小不同主題的社群應運而生。對探討社群運營方法,又多了一堆可以闡述的例子。

今期討論一下社群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— 門檻。門檻大概可以劃分為兩種:進入門檻及參與門檻。以下透過不同社群逐一討論。

1. 進入門檻

進入門檻與定位及社群成熟度息息相關,也是眾多門檻中最複雜、最難拿捏的一個。舉例,一般 NFT 社群開始都會以低門檻作招徠,以低廉的定價、或索性整個計劃在低礦工費(Gas fee)的區塊鏈上開始,旨在短時間內在吸納最多社群成員。

當然團隊陣容強勁,或者定位高端的社群策略自然就不一樣。這類社群多數以高入場費作篩選門檻,或者要求你有某個身份,持有某個 NFT 作為入門券。現實生活中的馬會、遊艇會、木球會都是一樣邏輯。

值得注意的是社群門檻是一個具演變屬性的元素,不少 NFT 社群一開始其實以大眾化作招徠,例如現在業界無人不知的 Bored Ape Yacht Club 當初鑄造價為每個 0.08ETH,直至現在穩定在每個  78ETH。BAYC 的成功很多,但大可歸咎於當時加密貨幣界意見領袖的加持,隨後亦有不少名人買入,令 BAYC 變相成為一個 NFT 精英俱樂部,成功令社群定位提升。其高入場門檻的特性,亦令 BAYC 成為 NFT 的大藍籌。

Anywhere
Source: Bored Ape Yacht Club

2. 參與門檻

人流只是社群運營的第一步,一個好的社群,人數絕非重點,參與度才是社群經理需要看待的魔法指標。

A. 心理門檻:需刻意經營與維護社群互動

心理門檻相對容易理解。舉例同在一個不太踴躍的課堂環境,舉手發問對多數人而言相當尷尬; 在社群內亦然,越活躍的社群,新會員參與互動相對自然。所以重點在於如何推動雪球效應,令用戶參與時心理上的自我意識減低,透過系統性安排內容植入、安排「水軍/打手」等方法破窗,亦在所難免。早期 QQ 上線的時候用戶量不多,為增加會員間互動,騰訊創辦人馬化騰當初更試過需要扮女孩子陪聊。

(筆者的初創 Gööp 當初的時候,團隊亦試過一人分析幾角,現在回望雖看似辛酸,但當時每有一個原生用戶的短訊亦盛載著滿足,與用戶直接互度的滿足感是任何 Hockey Stick 都不能取代的。)

 

B. 內容門檻:設計內容與社群溝通

內容門檻可以透過產品設計去解決,初期門檻越低,越易推動內容閉環(Content Loop)。我覺得市面上解決內容門檻最好的產品有 2 個,相片維度是當初的 Instagram,另一影片維度則是 TikTok。香港亦有媒體公司用 Scraping 技術去預測當天網絡注意力的走勢而量產文章。

Instagram 歷史太悠久,說起來也覺得自己過氣,用 TikTok 和最近 Instagram 更新的 Reels 來做例子,後者基本是前者的複製品。此產品設計創新之處在於其能令用戶極容易地創造出吸引的短視頻 — TikTok 內置一系列濾鏡、背景音樂、甚至聲音特效,配上極簡單的剪輯介面,用戶能短時間內創造出短片內容。

一旦安裝,用戶第一時間接觸就是創作者的內容,完全跳過瀏覽的步驟,看下一條短片亦只要向掃一下的功夫。